科技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

时间:2012-05-28浏览:68设置

科技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

2008年5月12日至13日,我校召开了第六次科技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林世选、校长剧乂文分别发表讲话,吕彦力副校长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这次科技工作会议是我校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一次重要部署。
会议对第五次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校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认真分析了当前学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对“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科技工作做出部署;大会成立了8个校级科研机构,讨论形成了科技管理文件修订稿;制定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学校科技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科技支撑。
目前,经过多年努力,我校整体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初步概括为:学校办学定位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学校发展目标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学校发展方式从外延为主向内涵提升为主的转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把学校发展放到经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放到高等教育的竞争发展格局中,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科技工作在我校新的发展阶段上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稳定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和惊人的变化。然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工作尤其是科技创新是这一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创新型人才更是最宝贵的资源。大学自产生以来就是追求坚持科学真理、追求科技进步、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殿堂。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创性创新研究、科研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同。科研水平不仅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和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依据。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从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法变换,而是水平和内涵的提升,它是与学科比例、科研规模相关的一个概念,其特征为:在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的前提下,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优良,学术大师汇聚,教师队伍精良;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要完成这样一个转变,科技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校现在要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从外延为主发展向以内涵提升转变,必须重视科技工作。换句话说,科技工作是高校众多工作中的中流砥柱,是高校的生命线。
首先,科技工作为学科建设提供保证。周济部长曾说过,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科研基地和一流的科研成果。科学研究既是学科建设的先导,又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研经费是学科建设赖以开展的保障,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创新的目标和重要标志。通过对重大项目、重要课题或其他重大横向科研课题等的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获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奖项、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才能为学科梯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的成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条件,才能保证学科的长期巩固与发展。
其次,科技工作为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建设提供支撑。更名大学是我校从教学型大学转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标志,同时也是促进我校质量和内涵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高水平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上面;博士点建设的学科方向、导师队伍和成绩都与科技工作密不可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科技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去认识和落实。
再次,科技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学校内涵提升和定位转换的目标并不是我们的最终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产品,是我们对社会的汇报,是学校良好声誉的最终体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科研成果必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一个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这不仅要求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强化科研实践、提高科研能力,而且要引导本科生尽早介入科研活动,通过科学研究,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最后,科技工作尤其是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知识和高技术成果,是新时期的一项紧迫任务。多年来,我校依托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依然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我们在加强学校科技工作,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要依托我校的强势专业和重点学科,占领科技的最前沿;要牢固树立为中原崛起服务的意识,注意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中企业的科技需要结合起来,体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为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检验的社会实践平台。我们应该努力为中原经济社会发展及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技术和人才支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为中原崛起服务的水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