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与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时间:2004-06-10浏览:6设置



                   国务委员 陈至立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这一时期,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阶段。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是全国科技界、教育界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里,我想谈谈科技和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形势

1、科技进步和时代潮流

回顾20世纪,量子理论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对论和原子核裂变原理催生了核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奠定了生物技术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网络、软件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经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剧烈的变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体系、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产业区位布局和组织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发展正在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首先,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不只是表现为单一学科、单一技术的发展,而是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表现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表现为新的技术群和产业群的崛起,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其次,人类对物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研究,将更多地从常规条件走向非常规甚至极端条件。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还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将向人们揭示世界更深层次的规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无论是“知识经济”理论的提出,还是“新经济”概念的诞生,其核心都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开发及其广泛应用。知识的生产、流动与应用成为当代经济活动的核心,学习和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信息化和知识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知识经济已初具雏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德国最早对义务教育立法,工业化国家大多在19世纪中后期进行义务教育立法。相比而言,我国在此落后了100年。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975年的10%提高到1995年的50%,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25%应归功于教育。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兴起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教育正处在一个显著变革的时期: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正在改变传统教育的面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育的观念、体制、模式、技术及手段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着眼于未来,对21世纪教育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各国已经把教育置于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谁重视教育,谁就掌握了赢得未来的战略资本。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以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加快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全球流动与扩散,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技术跨越机会。根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目前世界上6万5千家跨国公司的85万家国外子公司拥有世界GDP的十分之一以上,占世界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趋势客观上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促进了科学技术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技术创新收益的溢出,进而给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均衡性要远大于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当代绝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被发达国家所控制。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全球R&D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86%;在国际技术贸易收支方面,高收入国家获得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在生物工程、药物等领域,美国、欧盟和日本拥有95%左右的专利,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占4-5%。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将直接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当代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扩大到对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的争夺。高层次人才资源、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间争夺国际市场的战略制高点和控制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与群体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全球人才的引进和利用。

新的国际竞争秩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WTO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TRIPs),正在使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利益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这一规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将会面临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在进入新兴产业领域时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事实证明,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核心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就不可能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不可能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

2、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65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650~2555美元的为中等收入国家,2555~7911美元的为中上收入国家,7911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我国人均GDP在1996年超过650美元,开始迈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去年又迈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将建成中等收入国家并开始向中上收入国家迈进。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这一时期,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阶段。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一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的消费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注重质的提高和品种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现为0.4,据中科院《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预测,到2020年将不超过0.35。近年来,住宅、汽车、电信、旅游、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的消费将持续升温。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变动,不断升级的新阶段。

二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今后20年,无论是三大产业结构,还是产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从农业来看,优质农产品、畜牧业、水产业以及绿色产品、生态农业将快速发展。从工业看,工业化重点将从前一阶段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上水平为主,工业化的进展会更多地体现在工业产品的消耗降低、结构优化、品种改善、质量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从服务业来看,今后,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求“发展”,体现生活质量的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医疗保健等高层次服务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细化的进程中,出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金融保险、物流配送、员工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产品推介营销,以及法律、税务、会计、工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将迅速扩大。

三是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化只有40%左右,城镇化进程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今后十几年,我国将有2亿以上的人口进入城市,意味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曾把我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因素。

此外,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贸易已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40%,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规模空前,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具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所有这些,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实现“黄金发展”。

3、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压力

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传统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索取自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20世纪的100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建立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使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去年我国创造了1.4万亿美元的GDP,但为此也消耗了约50亿吨各类资源。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就将达到30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翻一番多。但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目前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年消费量将会达到4.5―6.1亿吨,而国内可供量只有1.8―2.0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我国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目前已有108个城市严重缺水,2002年缺水量已达360亿立方米。

由此可见,我国前20多年在经济变革中释放的传统生产要素堆积式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事实上已近乎走到尽头。科学技术将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

二是社会矛盾突显。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将保持在千万左右的高位,就业压力日渐加大。城市除现有失业和下岗1400万人外,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农村还有1.5亿就业不充分的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考虑到城乡的福利、税收不同等因素,实际差距更大。我国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性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反差很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些问题极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存有隐忧。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达60%以上。当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时,经济持续增长的循环极易受到冲击。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和主要设备受制于人。作为一个大国,重要资源特别是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等战略资源过于依赖于进口,不仅易受全球供求格局和价格变化的影响,还涉及打破现有垄断格局、运输线路安全保障等极其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支撑,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总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国际经验表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框架内,一国的自然增长率大约在3%左右。从我国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到202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必须要达到7%以上。显然,在未来2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目标值与国际经验表明的稳定自然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四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这4%的增长率从何而来?有关研究报告表明,增长必须主要来自于技术的贡献和管理的贡献。即使把由管理提升带来的经济增长确定为2%,那么还有2%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完成。许多研究表明,超越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更多地来源于技术要素的推动。只有科技和人才要素的全面介入,才可能形成一种低消耗、高产出的增长模式,完成我国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双重转变”。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科技界和教育界任重道远。

二、历史使命

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一体的目标体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体制的,内部的、外部的等多方面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我国科技和人才的状况,国家的战略需求与任务。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有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建立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延揽大批科学家回国,大力发展科学事业。20世纪70-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明确把科技和教育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强调通过发展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9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全社会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我国科教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科技方面,我国科技实力日益增强,一大批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去年,我国“神舟”5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跃上新的高度。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持续稳定增长,2002年已跃居世界第5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2003年,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8年来首次超过来自国外的申请,扭转了国外发明专利申请绝对数量长期高于国内的局面。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在完成企业化转制的基础上,加大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单位已扩大到18个部门的248个院所,占到中央属公益类院所总数的94%。尤为可喜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2002年,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从1995年的32%大幅度提高到60%;在国内技术市场中,企业不仅是最大的购买者,而且首次成为最大的供给者;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高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重要进展,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拉动外贸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涌现了华为、联想、东软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辐射、扩散高新技术的基地,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有4900多项各类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在国家高新区实施。利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工作的重点之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京东方集团等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良好业绩。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2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959亿元,比2001年增长40.5%,投入科技活动经费近746亿元,比2001年增长53.8%。中央财政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各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至2002年底,创新基金已投入28亿元,向37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助了3749个项目。全国有28个省(市)相继设立地方创新基金或专项资金,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颁布实施,使党和国家有关科技进步的正确主张与政策转变为法律,使科技进步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营造了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格局的初步形成。

在教育领域,我国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跨越。一是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40%提高到2003年的92%,青壮年文盲率从1990年的10.3%降低到现在的5%以下。二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同时,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都有长足的进展。1982-2000年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口从615人增加到3611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年提高到现在的8年,总体上为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2. 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满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是科技竞争力和供给力不足。在世界经济论坛的200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在参加排名的80个国家中名列第33位,但技术竞争力只排在第63位,反映出我国科技供给能力的严重不足。在产业领域,我国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2000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7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主要用能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5-90%,平均高40%左右。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节能技术、环保技术、节水技术及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数据和现象表明,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如果科技支持上不去,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就无法改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特别是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都是依赖进口。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的80%以上,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的70%被国外产品占领。一些重大武器装备和急需的关键元器件只能依靠进口,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危险,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一般都在11-14年之间。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其中大学本科的比例仅为2%,而1998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为49%、26%和16%。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远远低于加拿大(50%)、日本(47%)、韩国(40%)、美国(39%)的水平,同时也低于印度(8%)、巴西(7%)、印度尼西亚(6%)的水平。我国第一产业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本产业人口比例的0.14%,第二产业占5.97%,第三产业占19.10%。科技人才分布比例严重失调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我国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仅为3.5%,与发达国家的35%相比,差距甚大。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目前农村4.9亿从业人员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而同期城市为10.2年。

四是科技人才相对数量少,总体水平不高。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指标分析,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545人,而美国(1997年)有4099人、日本(2000年)有5095人、英国(1998年)有2666人、法国(1999年)有2718人、德国(2000年)有3161人。

分析还表明,我国科技队伍的学科分布呈现出传统学科相对齐全、新兴学科发展不够的特点。现有的学科结构与世界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尤其是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缓慢,缺乏快速调整机制。我国尚缺乏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较少,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若干中等发达国家,而且甚至落后于印度。这使我国科学界在国际科学活动中少有发言权,与我国应占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企业研究开发人才队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创新能力薄弱。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3年国际竞争力年报》,2001年我国每千人中企业R&D人员比例只有0.379人,而日本为4.773人,德国为3.803人,法国为3.017人,英国为2.426人,韩国为1.842人。

3.国家战略需求和任务

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需要,将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第二,通过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立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第三,通过科技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新型工业化在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工业化。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需要,将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第二,通过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立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第三,通过科技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具体说,有若干重大任务:

第一,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农业领域,确保粮食、食物和生态安全,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与普及,实现传统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生物技术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农业科学和技术强国。在制造业领域,形成强大的产品与工艺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重大成套装备及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的国内供给能力大大提高,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和技术跨越发展。建立基于先进信息网络和现代管理理念的、能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大跨越,进入世界信息化大国行列。

第二,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在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领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实现资源能源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节约型社会战略目标。在交通领域,使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养、运输装备、运营管理等技术接近或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提升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人口与健康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优生优育、重大疾病防治、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新药开发以及中西医学基础研究等方面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重要学科和关键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使我国具备解决区域、流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和技术能力,在重点行业和典型城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公共安全的科学理论方法及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公共安全科学和技术支撑体系。

第四,力争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在航天、核技术、微纳米技术、激光技术、关键材料等领域总体上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信息、生物领域和能源高技术领域整体进入高技术大国行列,使我国的战略高技术具备以自主创新为主解决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综合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国际技术竞争力。

第五,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世界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奖项方面实现较大的突破;国际学术论文产出量和论文的引用率明显提高。显著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能力,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为科技创新尤其是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的形成、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有力保障。

第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要完成好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教育同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等三项历史性任务。

4. 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完成各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必须明确科技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

第一,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以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战略利益的今天,自主创新所反映的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追求自强自立的政治意志,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在科技主导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更不能奢求依靠他人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核心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一条重要法宝。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自主创新的精神始终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在今天日益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尽管可以利用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但在当今国际科技合作中,没有自主创新的成果和平台,就没有平等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资格。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充分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加快自己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践也充分表明:坚持自主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就能健康成长,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要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在具有一定基础和相对优势的关键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制定和实施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去年8月,国务院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全国共有2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规划战略研究,形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科技界和产业界积极参与、广泛集中各方面思想和智慧的工作局面。新时期的科技规划将是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对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基点,明确重大领域、关键技术、需尽快突破的科技问题,带动性强的课题和影响广泛的重大任务,并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在1998-2002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的行动计划首先把农村教育确定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强调高水平大学建设和职业教育。确定了六大重点工程:即“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提出了六大举措,一是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二是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三是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四是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五是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六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批准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力争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中央决定拨出专款100亿元,在西部372个县建设6400所寄宿学校,投入60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还要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我相信,以上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必将深刻地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基本条件。

我们还要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力实施高校质量工程,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评估和学校管理,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为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加快转变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结构,大力推广“订单式”、“模块式”等新型培养方式,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四,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有较大增长,2002年达到3.41%,较1997年的2.54%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但全世界这一指标平均达到了4.8%,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超过4%。我国这一指标还处在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科技体制改革,首先要改革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当前,我国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但又分散落后,盲目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据科技部调查,我国大型科学仪器的平均利用率不到25%,而发达国家高达170―200%。以MODIS卫星数据接收站的建设和使用为例,每套MODIS设备100万美元,美国建有16套,俄罗斯有8套,日本有4套,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只有1套,由于实现了共享,满足了这些国家获取覆盖空间的数据并提供科研和应用的需要。目前,我国已购置30套,仅北京地区就有8套,一些科研单位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进口数十套。重复浪费现象由此可见一斑。科技信息资源的无法有效共享,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人员与国外同行竞争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我们要大力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到制度先行,保证科技资源共享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实现平台功能的不断扩展。

二是要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要以企业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核心,在市场条件下优化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重点产业成长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优秀人才团队;以维护国家长远和战略利益为纽带,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有机的、内在的关联,使各类优势资源服务于国家和公众目标 。

三是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把军事装备发展建立在国家整体经济和科技基础之上,并不断扩大和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一方面通过寓军于民扩展军事装备发展的途径和基础,另一方面加大通过军事装备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发展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开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观念、课程、模式、方法、手段,大力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布局,依托新技术手段,构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公民提供多种多次学习机会,向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和自主化的学习型社会迈进,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要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制定人才政策、建立相关制度,推动我国在国际范围内吸引科技人才,配置科技资源。

第五,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家将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机制,力争2020年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现在的3.7 %提高到7%。社会投入是支持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已经占到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0%以上。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还是很低,要制定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有较大增长,2002年达到3.41%,较1997年的2.54%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但全世界这一指标平均达到了4.8%,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超过4%。我国这一指标还处在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教育投入保障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必须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教育法》的规定,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争取尽快使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 2010年力争达到5%左右。

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一定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强化预算管理,改进投入方式,完善管理办法,加强使用监督。为了避免多头管理,重复立项,应加快建立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协调机制,保证投入资金的高效使用。要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思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学校收费政策,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招生、考试等方面的不正之风。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衷心地希望科技界和教育界以国家兴盛为己任,深切关注重大国家目标,关注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关注国家安全,急国家之所急,急人民之所急,顽强拼搏,奉献社会;我们还热切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倡导创新文化,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影响社会和公众,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缔造先进文化和服务亿万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学习时报》235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