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务必”的历史内涵

时间:2003-04-16浏览:74设置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年底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讲话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两个务必”的历史内涵,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为了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今天起,本部特开辟“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专栏,邀请河北师范大学《西柏坡与新中国》课题组的专家和学者撰写文章。――编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所作的《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中,非常关注“两个务必”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它的历史内涵。他在重温了党中央在西柏坡这段历史和毛泽东对“两个务必”的论述后,深刻揭示了“两个务必”的历史内涵和长远指导意义,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革命先烈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首先应当了解“两个务必”的历史渊源,特别是把握它的历史内涵,进而才能够深刻理解它的时代意义。

  一、“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面对胜利敲响的政治警钟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他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作为党的政治警钟,为什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新中国曙光刚刚露出时敲响,这是有其深刻缘由的。

  “两个务必”的提出,是中国革命形势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西柏坡时期,在军事上,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在长江中下游以北已基本消灭,和平的曙光已经普照大半个中国,也即将普照全中国;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民主党派中的威望大大提高,党即将发展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党的身份和地位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经济上,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的政策,推动了解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新中国的经济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此时,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结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的任务随之而来。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由战争向和平、由农村向城市、由革命向建设的全面转折的历史新时期,党面临的任务艰巨而伟大。形势要求我们党决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面对更加伟大、更加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继续地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的提出,是当时加强对军队和党员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党在西柏坡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两个务必”,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正确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在对未来执政党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正确估计的基础上而得出的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断。西柏坡时期,人民解放军队伍增加很快,党组织也有了巨大发展,吸收了一大批工人和贫雇农入党。但是,也有一部分地主、富农和投机分子趁机混入党内和军队内部,出现了组织不纯和思想不纯等问题。随着革命形势的急剧变化,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准备不足,以至于有些党员发生迷惑、动摇、落伍,甚至变节。特别是随着土地革命深入发展,党内、军队内部一部分人对实行彻底的土改不能接受。有的地主、富农出身的党员、干部,由于没有完全放弃原有的阶级立场,在土改中对党的政策产生抵触情绪,有的甚至站到了对立面上。尤其是随着三大战役的节节胜利,革命形势急转直上,人们普遍沉醉在胜利的呼声之中。党内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日见滋长。党内、军队内部思想教育亟待加强。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曾经进行了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的整党整军。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宏图作了谋划,也对我党在西柏坡时期自身建设作了一个小结和对未来党的自身建设作了一次预警。

  “两个务必”的提出,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历史是一面镜子。翻开中国历史的长卷,王朝兴衰更迭,长则数百年,短则数年,无不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中之一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国家就会长治久安;骄傲自满,贪图安逸,政权就容易走向衰亡。此类教训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多少封建政权都是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中走向灰飞烟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毛泽东同志历来关注这一问题,而且随着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这种思考就越加深入。1944年3月,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4月,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这篇文章,并且加了编者按。随后,延安和各解放区都印成单行本,作为整风的教材。毛泽东同志后来给郭老写信说:“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清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反映了毛泽东十分重视历史教训,谦虚谨慎地看待自己。1945年,毛泽东又与黄炎培在延安举行了一次座谈,对历代王朝的兴衰作了一个评述,得出松懈腐化,势必造成“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的局面。西柏坡时期,经过大决战,国民党败局已定,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此时,历代王朝的兴衰教训,尤其是李自成的沉痛失败,对于善于古为今用的毛泽东来说,不能不反复提起。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16年,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明王朝,他进京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丢掉了忧患意识,结果短短的43天就被推翻。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此外,毛泽东还从我党历史上几次因骄傲而导致失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并且着重指出: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两个务必”正是成为跳出“成功――骄傲――腐化――失败”历史周期率的一剂良药。

  二、“两个务必”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发展和升华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除了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外,也是继续保持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本色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虽说只有12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建党内容,不仅包括虚怀若谷、严以律己的高尚情操和作风,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还有其他多方面内涵。它是我党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我党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务必”包含了群众路线的思想。要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就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来。还要克服官僚主义、武断作风、命令主义,反对奢侈浪费。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变化,提出“两个务必”,就是要告诫全党在胜利面前,不要忘记人民群众,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即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共产党人面临的任务更大,挑战更多。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能靠自己来探索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就更需要博采众长,广泛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那种随着革命的胜利和党的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就是没有正确的群众观点,不能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共产党人只有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放下“官”架,打掉“官”气,遇事同群众商量,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才能够保持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两个务必”包含了在党内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是共产党人特有的风格,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团结的有力武器。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需要和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由党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共产党人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改正错误和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自身肌体的唯一有效办法。毛泽东曾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揭示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而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必须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能够诚恳地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接受不同的意见;如果骄傲自满,盛气凌人,不仅群众不向你讲真话,即使讲了,你也听不进去,最终会变成孤家寡人,做事一意孤行。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和成绩面前,不能忘乎所以,在看到胜利的同时,更要看到未来任务的艰巨和自身的不足,增强忧患意识。能够接受多方面的批评和意见,对照自身进行自省,不能学李自成,在胜利面前居功自傲,听不进逆耳忠言,犯“屠戮功臣”的错误。

  “两个务必”也包含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骄傲自满和腐化堕落,是我们党在全国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思想战线上的大敌。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腐败和蜕化变质问题,党中央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当时许多党员出身于农民阶级,这些同志尽管在革命战争中受到锻炼,经受了考验。但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在这些党员的思想深处还留有残迹。如果思想教育跟不上,一有生存的条件,这些渣滓还会死灰复燃,起死回生,重新腐蚀甚至占据他们的灵魂。更重要的是,虽然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外的阶级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破坏和捣乱,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当他们用武装侵略的手段达不到目的时,就会推行分化的战略,施放糖衣炮弹,以便在精神上征服党内意志薄弱者,瓦解党的队伍,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为此,毛泽东指出:“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两个务必”就是要求全党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思想上筑起铜墙铁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