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就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就业目标任务

时间:2012-05-30浏览:119设置

 

2010年就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就业目标任务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胜利

20101124

 

各位老师、同志们: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对不利因素,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内容,把就业工作列为学校2010年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我将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2010年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国家和河南省总体就业情况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09年增加了19万人,2010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净增4万人。截至201083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32%,河南省就业率达79.19%,略高于09年就业率。

二、2010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校2010年共有91个专业(方向)毕业生5614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44人,本科毕业生4843人,专科毕业生627人。较2009年毕业生总人数增加424人,增幅为8.17%,其中,硕士毕业生增加23人,增幅为19.01%;本科毕业生增加548人,增幅为12.76%;专科毕业生减少147人,减幅为18.99%

截至到831日,全校5614名毕业生共有5014人就业,就业率为89.31%(含灵活就业3.22%),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高出河南省10个百分点。其中,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2.36%(含灵活就业10.42%);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37%(含灵活就业3.43%);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20%。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略有提高。

第二部分  2009就业工作的措施及效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就业精神,切实加强就业工作领导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15号)文件精神及其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就业市场新变化,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打造毕业生就业服务新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听取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0911月,召开了学校“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的部署,并分解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

二、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深化就业工作改革

逐步完善“学校领导主抓,就业指导中心统筹,院(系)负责落实,全员积极参与”的校、院(系)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校、院(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

各院(系)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投入,专题研究本单位的就业工作,认真分析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因措施得力,效果良好,2010319日,河南日报专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就业工作方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典型做法。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力度,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学生的就业情况从总体上反映了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反映出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学校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状况才能自觉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才能有更多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从毕业生生源、就业市场建设、毕业生就业流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典型问题等几个方面加以统计分析总结,并将调研报告及时反馈给招生、教学和院(系)等相关部门,已经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学科调整、教学评估、招生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就业择业指导。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郑州轻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等材料发放到每个毕业生手中,从就业政策、就业流程、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方面展开指导;为每位学生设置网上账号,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在线测评,帮助学生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图片展、邀请知名专家讲座等活动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

注重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针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和性格特点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建立“就业咨询日”制度,安排固定的就业咨询场所和人员,向全体毕业生公布就业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确定每周固定时间接待毕业生咨询;注重对考研学生的指导,通过组织考研辅导答疑、往年录取学生传授考研成功经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较早的进行自我定位,确定明确目标;做好学习成绩较差毕业生、心理出现危机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及部分专业女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为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开展专门就业指导和特殊帮助活动;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使就业援助常态化,最大限度地使困难家庭毕业生在离校时实现就业,做到困难学生“入学不失学,毕业能就业”。

四、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

学校自2008年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以来,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力度,增开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全校性选修课程。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现了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2010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力度,4月份开通了“就业培训多媒体数据库”,该库涵盖了就业、创业、职业发展等几个方向,能够直接对毕业生提供相关就业培训服务,并且集中购置了一批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人生励志等方面的图书、音像资料,提高了授课质量。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讲授,使低年级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提高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就业问题的了解,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

五、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积极拓宽有形市场。通过举办专场招聘和大型招聘会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沟通搭建平台。针对2010届毕业生,学校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95场,其中包括格力集团、美的集团、北京卷烟厂、郑州宇通、漯河双汇等全国500强知名企业。举办了郑州轻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这次见面会是我校历年来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的一次,共邀请到453家省内外单位参会,见面会共收集就业信息2700余条、就业需求岗位7300余个,达成签约意向1800余人,现场签约350余人。

为加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企业、行业和地方人才市场的联系。如20106月,艺术设计学院和易斯顿美术学院与郑州市服装行业协会、郑州市工商联服装业商会、中国服饰报和中国裤业杂志报合作举办了我校2010届优秀毕业设计服装动态展,直观全面地向相关行业展示了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200911月,学校与东莞市人才管理办公室合作建立了珠三角(东莞)人力资源供应基地,20105月,学校与浙江省永康市举行科技与人才合作洽谈会,双方签订《科技、人才合作协议书》。这些合作与基地建设,不仅推动了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为今后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重视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强无形市场的拓展。通过全国各大就业网站、报纸、大学生就业杂志等渠道积极收集整理需求信息,及时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通过校毕业就业信息平台、QQ群、飞信群、宣传栏、各院(系)宣传橱窗、各毕业生班级就业信息宣传员等渠道向毕业生发布,保证就业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给相关专业每一名毕业生。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骨干教师,利用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通过与各地校友联系,积极推荐我校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吸引校友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如我校机制专业83级优秀校友——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龙到校招聘毕业生等。

六、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部队建功立业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以及河南省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宣传、组织和选拔推荐工作,将其作为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锻炼成长,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和配套措施,认真组织宣传、推荐和服务,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预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分工,大力宣传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印发了《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50问》下发到每一位毕业生手中,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周”,鼓励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应征入伍。

通过教育引导,我校毕业生正确定位,把个人价值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统一起来,树立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目前到基层、到西部、到部队、到企业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为广大学生共同的心声。

七、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促就业

积极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课堂上增加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发等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邀请优秀校友进行创业讲座,如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学校2000届优秀校友——深圳市刘永清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刘永清和广州市亿兴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先生到校讲座,通过宣传优秀校友的创业史,激发了在校学生就业创业的激情。另外20103月我校98届毕业生张国晓被评选为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之星标兵”,01届毕业生牛涛被评选为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之星”,学校及时宣传他们创业的典型事迹,激励了更多学生关注自主创业、投身自主创业。

八、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教育活动,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

各院(系)开展了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篮球、足球友谊赛、毕业合影留念、优秀毕业生代表经验交流会、考取研究生毕业生茶话会等活动,学校开展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以及“十佳毕业生”评选活动,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各种丰富多彩毕业生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立志胸怀祖国、情系母校,切实把文明、愉快和顺利离校落到实处,着力营造一个文明离校、安全离校、有序离校的氛围,保证了毕业生毕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广大毕业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向在校贫困生捐款捐物、向学校赠送牌匾、向图书馆捐赠书籍等。毕业生离校时思想稳定、行为规范、安全有序。2010611日,光明网对我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系列做法和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对广大毕业生表现出的惜别母校、关爱母校、为母校争光的情感和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 2010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

2010年的就业工作因特殊的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企业到校招聘的主动性提高,中小型企业占到较大比重

0910月开始,许多企业来电、来函或来校联系洽谈招聘事宜,企业招聘的主动性高于往年。在到校招聘的企业中,中小型的企业占到较大比重。随着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小型企业生产的复苏,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在用人机制、人才管理、薪资待遇等方面较为灵活,对广大毕业生同学有较强的吸引力。近几年随着毕业生求职观念的转变,初次择业时往往更加务实和理性,所以到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制企业就业的人数也较多。

二、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有所增加,部分专业取得新突破

2010年我校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随着全国报考人数的再创新高也有所增加,最终录取人数为478人,高于2009年的466人,但由于2010年我校毕业生人数较之2009年有所增加,考研率相对于2009年的12.56%降低了0.88个百分点,为11.68%

有部分专业考研率取得了新的突破。以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考研率连续三年都在20%以上,2009年更是达到了26.02%,且六个专业(方向)中有五个考研率都超过25%;今年该学院考研率为25.12%,仍位居各院(系)考研率之首,并且环境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考研率分别达到37.29%33.33%。考研率最高的专业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达到46%,较去年37.93%提高了8.07个百分点,实现了新的突破。

三、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平衡导致毕业生择业取向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选择在河南省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以本科毕业生为例,选择在河南省就业的学生达到77.93%,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在河南省就业的比例也达到71.43%。在河南省就业的学生当中又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漯河市、南阳市、新乡市、平顶山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民营企业较多的城市。

第二,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倾向性。除河南省外,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工作。今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中,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就业的毕业生占到较高比例。

第三,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比重较小。2010年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为72人,占就业人数的1.98%。这与西部地区基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部分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有关。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正在趋于理性。从今年到校招聘的单位来看,用人单位除了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毕业证、学位证、外语、计算机水平十分看重外,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心、团队精神、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

五、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学生增加

2010年国家继续大力开展面向基层就业项目,我校也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动员和激励更多优秀毕业生报名。在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中,有366人报名参加,审核通过332人,比去年增加52人;报名参加2010年河南省选调生的毕业生也比往年有了很大提高,共有569人,通过审核411人,比去年增加33人,最后录用8人,比去年增加1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的学生共有67人。

六、考取公务员依然是众多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出路之一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2010年较多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海南省国家安全厅、南昌海关、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部门都录用了我校毕业生。有部分学生通过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总队的选拔,进入了各地武警消防总队等。另外,有46名毕业生通过银行系统的考试,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七、回生源所在地二次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下降

2010年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有22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8%,比2009年减少5.32%。选择回生源所在地就业的学生以省外生源学生为主,如江西省、湖南省、天津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等。

八、选择户档留校的毕业生占一定比例

今年共有371名毕业生选择将档案和户口留在学校,所占比例为6.61%。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到基层就业,户档留校政策给了毕业生两年的就业缓冲期。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选择继续考研而将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等待来年考上研究生再办理相关就业手续。还有一些是因为单位迟迟不确定最后录用名单,特别是一些地方基层项目开始实施较晚,过程较长,导致学生一直等待最后的录用结果。这些学生暂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就业率的提高,同时也给后续管理带来麻烦。

 

第四部分:2011年就业形势和目标任务

一、2011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60万,比10年增加了30万,再创历史新高;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对就业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用人需求依然相对不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2011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不容乐观。

我校2011年共有毕业生6023人,比2010年增加了409人,增幅达到7.3%,同时国际教育学院专科和体育系都是出现首届毕业生,而软件学院专科毕业生在科学校区,国家整体就业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都说明我校的就业压力大。

二、就业工作目标和思路

2011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以生为本,把握市场导向,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就业评估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确保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5%,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争取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目标。

三、任务分解

为确保就业工作完成,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各院(系)的具体情况,学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院(系),今天已经给大家下发了《郑州轻工业学院2011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表》。希望各院(系)就业工作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同志们,2011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带着深厚的感情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