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2-05-30浏览:1441设置

 

2010年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胜利

2010310

 

 一、要辩证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全球化,就是国际化、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有利机遇。多元开放的挑战。我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西方意识形态不断进行渗透,既为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加难度,也为他们拓展国际开放视野创造机遇。多元经济的挑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既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难度,也为增强他们竞争、效率意识创造机遇。多元结构的挑战。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既为引导大学生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增加难度,也为他们张扬自我、发展个性创造机遇。多元文化的挑战。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既为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增加难度,也为他们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创造机遇。

  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多元挑战并不可怕。有多元才能筛选,有比较才能鉴别,有竞争才能自我奋进,有斗争才能提高战斗力。挑战蕴含机遇。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个方面构成。如果在挑战中善于寻找亮点,发现积极因素,完全可以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

  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挑战机遇归结为:开放环境的多维参照与比较;竞争环境的强烈激发与推动;信息环境的迅速流动与冲击;网络环境的多重影响与诱导。特点是多样、多重、多变,复杂化、形象化、感性化。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际化背景下,需要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的统一;在信息化条件下,需要信息获取和判断、整合能力的统一;在市场化条件下,需要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统一;在法制化条件下,需要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统一。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进步,关注百姓疾苦,是教育的崇高目标;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灵魂,道德情操是基础,全面发展是目标。

二、要正确评价我们教育服务对象“80后”、“90后”大学生

青年代表国家未来、民族未来和社会发展未来。对青年的态度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的根本态度。青年思想发展的基本状况,青年所追求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80、“90后”代群,他们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曾几何时,我们曾对“80、“90后”一代颇为忧虑,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有人用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来界定他们,也有人用小资愤青啃老族来形容他们。然而从抗击雨雪灾害,到反对藏独分裂,从护卫奥运圣火传递,再到四川抗震救灾,还有2009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群体等等,他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眼光。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危难扑面而来的时候,爱让他们的心更加贴近,责任让他们更加坚强,信念让他们无畏前行。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升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友爱、互助、进步,他们在展示现代志愿精神;立足岗位、刻苦学习,他们在为爱国主义增添理性厚度;中国加油,汶川加油,他们在表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80、“90后”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高涨的爱国热情,开放的宽容胸怀,深沉的忧国忧民意识。他们对基础道德素质表现了较高的思想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较高的思想信奉,对国家观念表现了较高思想认同。“80、“90后”一代让我们再一次听到爱国精神震撼中华的声音,看到雷锋精神穿越时空的光芒。“80、“90后”一代在大灾大难中表现出的勇敢和爱心,比我们期待的更出色。对此,党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20096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正确分析这一代青年思想特点,应把他们放到时代发展背景坐标系下观察评判。“80、“90后”的成长背景。在社会转型中长大,基本没有经历过危机和灾难;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己奋斗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生活。他们摆脱了旧观念、旧体制束缚,获得自由发展空间,却要承受谋生、就业的风险压力。

  “80、“90后”的学习背景。他们主体意识强烈,更加关注社会生活,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更善于独立思考,更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更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更自然把自己摆进去思考。

  “80、“90后”的发展背景。在越来越开放的现代社会,政治需求更加现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成功需求更加强烈,社交需求更加广泛。他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追求发生较大变化,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问题,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去评价人,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去审视周围事情。

从当代大学生成长阅历和发展走向看,他们最新的特点是高、大、快、强。所谓高,就是开放程度高;所谓大,就是信息量大;所谓快,就是思想变化快;所谓强,就是个体意识强。最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观点的多样性。在行为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生活中,追求自立自强;在精神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市场经济要求自我独立的主体,要求人们从依赖走向独立,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选择性的社会,多元化的文化也要求增强人的主体性、选择性。他们与以往大学生所不同的鲜明特点是,拥护改革开放,追求成功与富裕。组织协调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融入社会能力更加突出。这些特点符合社会现实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陶梅生教授说:“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在英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更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心态更开放,这是他们的长处。但是,总体而论,这些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不强。因此,在某些基本素质方面迫切需要培养和锻炼。”“‘90后’比起‘80后’其实更加功利,也更加独立。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功利,他们的诉求就会更多,学校肯定也会更忙碌。”对“90后”大学生,不妨给予他们更多宽容与信任,相信他们一样会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

三、要充分认识我们工作的价值、意义和理念

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教育所要聚焦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立德、立业。立德,就是教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善于接纳他人和他人合作等基本的道德素养;立业,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勤奋学习的品质。我们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的工作要教会学生不仅要立业,更要是立德,立德是立业之本。

现代德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过去管理人、束缚人、约束人转向为了人、尊重人、解放人。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要点。现代德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建设水准。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现代人的自我尊严、自我价值不再需要外来肯定,也没有统一价值尺度,更不是金钱标准来衡量,而是人的自我认同,自我体验、自我实践。

  德育是最具人类良心的事业。德育第一使命是人像人,让人更高大。实际上越是办得好的学校,越能使学生自身感到崇高。比如,进入清华北大学生,哈佛耶鲁学生,牛津剑桥学生。我们既可以说,是这些学校让这些学生崇高,也可以讲,是这些学生让这些学校崇高。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真谛是,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德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德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德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德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现代德育要高度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德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量和博大的精神力量,主要目的是让人体验生命过程,感悟生命价值。德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支配思考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无论现代教育手段多么先进,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现代德育要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将外在规范要求内化为思想品格。现代德育要把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结合起来,把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结合起来,把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用和谐理念指引人生,用和谐思维认识世界,用和谐方式处理问题,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四、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 落实“三贴近”要求, 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也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三贴近要求,立足学生主体和生活实际,注重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 发展和自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不断加强。

1、贴近实际、体现时代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当前,科学理论不断丰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日益多样,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不断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是要结合理论发展进程,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武装工作。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手段、形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二是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推动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顺应社会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顺应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主体地位的要求,我校近年来按照以人为本原则修订出台了一系列学生教育管理新规定。应对社会诚信教育的需求,在学生中形成自我约束、自我信任的新机制,我校开展的贷款诚信教育等,效果就很好。目前诚实、守信、规范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认同和肯定,我校已毕业的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提前还款比例高达72.4%,利息违约仅为1.8%,违约率远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学费收缴率每年都达到99.5%以上。在目前社会诚信缺失较重的大环境下,我校学生这种优秀品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三是要结合科技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必须充分利用、正确引导。应对网络发展的需要,建立网络监控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分析制度,不断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和引导。

 2、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

  生活即教育,教育亦即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发展实际需要,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才能做到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是要立足学生生活需要,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学校构建了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六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实现了两个确保。除此之外,应加强困难学生励志、诚信、感恩教育,做到经济、学习、心理、就业多方位助困效果。

  二是要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是大学生发展成长最为现实的需要,必须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部分进行全面部署,使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学校要努力建设和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和规范校园就业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计划,采取就业指导讲座、就业辅导课,举办创业者报告、企业家讲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了科学的就业观。

  三是要立足社会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生动鲜活的大课堂,是大学生发展的大舞台。社会实践是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四化”工作机制。即:社会实践运作项目化;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化;社会实践过程全程化;社会实践实施形式多元化。依据学生成才需求,“量身”设计活动内容,广泛组织学生参与,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实践工作。先后建立了河南博物院、红旗渠、西柏坡等50多个德育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达到96%以上,学校多次被授予国家、省、市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今后我们应继续深入和推进,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3、贴近学生、遵循规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要研究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探索大学生思想认识与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

一是要把握大学生兴趣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富于理论性、时代性和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要广泛开展科技、文化、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活动,为学生全面成才和个性彰显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做到参与率高,受益面广,效果好。

  二是要把握激励引导规律,用榜样示范教育大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引导。我们要十分重视大学生典型的塑造,除常规的评优评先活动外,每年开展的五个十佳既十佳轻院之星、自强之星、毕业生、优秀团干、团员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三是要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构筑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平台教育平台咨询平台干预平台互助平台,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是要依靠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性、包容性群体。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主流或者说绝大多数是好的……”,以这样的基本判断作保障,从而充分信任学生,坚决依靠学生,鼓励学生将大学作为人生的实验室,鼓励他们通过组织社团、俱乐部、兴趣小组去实验、去尝试、去行动、去开拓,通过讨论式的开放学习,通过溶入社会的实践学习,发展相关的价值和标准,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懂得爱的意义和价值,获得身心健康和快乐的生活,从而增加学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吉林大学提出:2010年是学校关注学生成长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将成为学校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返回原图
/